超人氣MBTI測驗!用日語學不同性格特質的16型人格!

超人氣MBTI測驗!用日語學不同性格特質的16型人格!
日文攻略

近幾年在日本,MBTI測驗可說是成為年輕世代之間的生活日常。「我是INFJ」、「她是INFP」這類話題經常出現在社群貼文與好友對話中—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今天就來告訴你為什麼「MBTI測驗」在日本這麼火紅,以及如何透過「16 型人格」了解自己與日本文化中的人格思維方式。如果你是日語學習者,用輕鬆心情練習日常會話。不只玩得開心,也讓語言能力在自然情境中進步,一舉兩得!日語簡單說出口,打開聲音一起開口說!


 

一、MBTI測驗與16型人格

MBTI(Myers-Briggs Type Indicator、マイヤーズ=ブリッグス・タイプ()(ひょう))是一套性格衡量工具,根據心理學家榮格的類型理論,由布里格斯母女共同創建。它將人格分為八種性格偏好:外向(E、(がい)(こう)(がた))或內向(I、(ない)(こう)(がた))、實感(S、(かん)(かく)(がた))或直覺(N、(ちょっ)(かん)(がた))、思考(T、()(こう)(がた))或情感(F、(かん)(じょう)(がた))、判斷(J、(はん)(だん)(がた))或知覺(P、()(かく)(がた)),進而組合成16型人格(如 INFP、ENTJ等)。
近年興起的16型人格題庫測驗就在這基礎上做延伸,不僅測性格還附帶測驗情緒傾向。

 

二、為什麼MBTI在日本超受歡迎?

日本年輕族群對MBTI的熱衷不僅是偶然,而是文化與社交多重因素的交集。以下是其中原因。

①社群媒體分享風潮

在Instagram、X(前Twitter)、TikTok上,「我的MBTI類型是…」成為常見貼文開頭,朋友之間也互相詢問性格類型,甚至還拿動漫角色或名人來猜MBTI類型。

②追求個人認同與自我探索

在強調群體和諧的日本社會,「個人性格」議題興起成為反主流趨勢,MBTI提供了了解自我的入口與語言。

③職場與人際應用

MBTI近來在日本企業界已被用於人資訓練、自我成長與團隊溝通中。甚至有品牌推出MBTI主題商品,例如「MyBTI軟糖(マイビーティーアイ)」,增加互動與趣味性。
從「熱潮應用」到「文化共鳴」,MBTI在日本迅速走紅,是社會心理與媒體互動共同推動的結果。
 

三、日本人常見與稀有的16型人格

FUN! JAPAN指出,日本最常見與最少見的MBTI類型有以下排行 。

・最常見三大類型:

INFP(調停者、(ちゅう)(かい)(しゃ))、ENFP(行動派、(うん)(どう)())、INFJ(提倡者、(てい)(しょう)(しゃ)
 

・最稀有三大類型:

ESTJ(執行者、(かん)())、ESTP(企業家、()(ぎょう)())、ENTJ(指揮官、()()(かん)
為什麼INFP在日本這麼多?文章提到這種「重視內心感受、含蓄不張揚」的人格特質,與日本文化中強調含蓄與共感性符合。而那些直接果斷、強烈展現領導立場的類型(如ENTJ)則較不普遍,反映日本社會對謙卑與協調的偏好。

 

四、MBTI測驗不是絕對標籤

雖然MBTI測驗很有趣,也方便用來自我探索與社交,但也要保持理性。
・學術界對MBTI的有效性持批判立場,指出它缺乏科學驗證和穩定性。
・MBTI測試結果常帶有「巴納姆效應(バーナム(こう)())」(描述籠統且模糊,讓人覺得非常準)與「確認偏誤((かく)(しょう)バイアス)」(選擇性地做解釋)。
・需要將其視為一種自我「反思工具」,而非確定人生道路或人格的絕對標籤。
 

五、MBTI在語言學習上的應用

MBTI與語言學習者關係密切,因為不同類型學習方式不同。
・外向型(E)可能較喜歡對話練習與團體交流。
・內向型(I)則偏好透過閱讀與寫作提升效果。
・直覺型(N)和情感型(F)的人常有良好的記憶與動機,不論是口語或書寫都可能表現良好。
換言之,知道自己屬於哪一種人物類型,也可以幫助我們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。
 

六、用MBTI學習性格表現日語詞彙

如果單純只知道自己是哪一種MBTI,似乎有點可惜。其實,16型人格可以成為日語學習者絕佳的話題練習題材。因為這些描述人格的詞彙,在日語會話裡非常常用,尤其是自我介紹、面試、交友等情境。以下將整理一些關鍵日語表達,並結合MBTI的性格特徵。

(1)外向型 vs 內向型

①外向型(E)
 日語可用「(しゃ)(こう)(てき)(外向)」、「(あか)るい(個性開朗)」、「にぎやか(熱鬧)」等相關詞彙來形容。例如
(わたし)(しゃ)(こう)(てき)で、(ひと)(はな)すのが(だい)()きです。
 (我很外向,喜歡和人聊天。)
②內向型(I)
 日語相關詞彙有「(ない)(こう)(てき)(內向)」、「大人しい(文靜)」、「一人が()き(喜歡自己一個人)」等。
(かれ)(ない)(こう)(てき)で、(しず)かな(かん)(きょう)()きです。
(他很內向,喜歡安靜的環境。)
 

(2)思考型 vs 感情型

①思考型(T)
 可以使用「(ろん)()(てき)(合乎邏輯的)」、「(ごう)()(てき)(合理的)」等來形容。例如
(かの)(じょ)(ろん)()(てき)で、(かん)(じょう)よりも()(じつ)(じゅう)()します。
 (她很有邏輯,重視事實勝過情感。)
②感情型(F)
 常使用「(かん)(じょう)(てき)(感性的)」、「(おも)いやりがある(關懷、體貼)」、「(やさ)しい(溫柔)」等形容詞。例如
(わたし)(かん)(じょう)(てき)で、(ひと)()(もち)ちを(たい)(せつ)にします。
 (我比較感性,很在乎別人的感受。)
 

(3)判斷型 vs 知覺型

①判斷型(J)
日語可用「(けい)(かく)(てき)(計畫性的)」、「きちんとしている(井然有序)」等詞語來形容。例如
(かれ)(けい)(かく)(てき)で、いつも()(てい)(まも)ります。
 (他很有計劃性,總是遵守日程。)
②知覺型(P)
 日語常用「(じゅう)(なん)(思考靈活不死板)」、「()(ゆう)(自由自在)」、「マイペース(我行我素)」來形容此種個性。例如
(わたし)()(ゆう)なタイプで、その()(ふん)()()(たの)しみます。
 (我是比較崇尚自由的類型,喜歡隨興享受當下氣氛。)
 

七、學MBTI,等於搭上理解自己與日語文化的列車。

現在,流行議題中的「MBTI測驗」加上「16型人格」,已經不只是心理學範疇,更是日常話題與文化接軌的橋樑。從分享社群貼文到認識自己,從日語會話開場到理解日本流行動態,MBTI都扮演了強而有力的角色。

下次如果有人問:「日本也很流行MBTI測驗嗎?」我們就可以說:「當然!在日本,了解自己是哪一種人格,不只是測試自己,還可能成為跟別人聊天的絕佳話題呢!」不僅能讓我們的日語說得更自然、也能更深入理解日語背後的文化思維模式。前往日語開課查詢,開啟你的日語學習之路!

 

分享
線上諮詢 索取課表

線上諮詢